东北证券:北交所开市三周年市场分析报告
11月15日,北交所迎来开市三周年!“新国九条”强调了资本市场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为重点,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此前发布的“深改19条”对北交所发展进行了中期(3-5年)和长期(5-10年)的指导规划。在中期内,北交所在效率、规模、功能、活跃度、稳定性等方面将有显著提升。经过三年发展,北交所目前已从平稳开市逐步迈向规模、功能双提升的关键时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结合以上“新国九条”和“深改19条”的发展目标和北交所所处发展阶段,深入分析北交所市场建设情况。
一、总述
北交所在优质中小企业的发现与持续赋能方面成果斐然,上市公司整体统计情况如下所示:
行业布局:
按照投资型三级进行行业分类,257家上市公司中共涉及37个细分行业;
公司数前五的行业分别为:机械制造(42家),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29家),信息技术服务(17家),电气设备(17家),汽车零配件(16家),合计占全部上市公司的47.08%;
上市公司数为1-2家的行业共17个,涉及26家公司。
地区分布:
上市公司集中分布在相对较发达的地区,长三角(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珠三角、京津冀鲁地区上市公司合计占比达69.26%。
展开全文
二、效率
北交所持续发布实施改革措施,优化市场结构并提高运行质量,多措并举提升北交所上市效率和市场吸引力,为资本市场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贡献。
北交所审核效率优越性突出:
精选层平移后过会的198家公司中,近七成(133家)过会时间在180天以内;
北交所开市后,最快过会时间仅为37天。
注:不含精选层平移审核至北交所的公司
自北交所开市以来,上市审核平均过会时间为174天;科创板上市审核平均过会时间为172天;创业板上市审核平均过会时间为250天。
三、质量
北交所严把质量关,通过规范资本市场进一步引领企业发展。2023年北交所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情况如下:
2023年平均营业收入为6.970463亿元,平均净利润为5157.43万元,平均毛利率为31.98%,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27%,市场整体经营情况呈现出较高水平。
营业收入:
2023年营收超过1亿元的公司共有247家,占比为96.11%;其中有87家营收在5亿元以上的,占比为33.85%,营收最高的达251.194382亿元;
开市第一年上市的公司中,2023年营收超过1亿元的共有117家,占比为95.12%;开市第二年上市的公司中,2023年营收超过1亿元的共有102家,占比为96.23%;开市第三年上市的公司中,2023年营收超过1亿元的共有28家,占比为100%,上市公司营收延续良好发展势头。
净利润:
2023年净利润超过1500万元的公司共有209家,占比为81.32%;其中有95家净利润在5000万元以上,占比为36.96%,净利润最高的达18.396511亿元;
开市第一年上市的公司中,2023年净利润超过1500万元的公司共有87家,占比为70.73%;开市第二年上市的公司中,2023年净利润超过1500万元的公司共有94家,占比为88.68%;开市第三年上市的公司中,2023年净利润超过1500万元的公司共有28家,占比为100%。上市公司净利润进一步提升。
ROE&毛利率:
开市第一年上市的公司中,2023年ROE8%以上的共59家,占比为47.97%;开市第二年上市的公司中,2023年ROE8%以上的共71家,占比为66.98%;开市第三年上市的公司中,2023年ROE8%以上的共27家,占比为96.43%;上市公司ROE大幅提升,最高的为43.96%;
开市第一年上市的公司中,2023年毛利率超过10%的共118家,占比为95.93%;开市第二年上市的公司中,2023年毛利率超过10%的共100家,占比为94.34%;开市第三年上市的公司中,2023年毛利率超过10%的共28家,占比为100%;上市公司毛利率延续良好发展势头,最高的为95.58%。
执业质量:
北交所开市之际,为实现北交所和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一体发展和制度联动,引导证券公司全面提升各项业务质量,北交所、新三板共同制定《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细则》,综合所有业务执业质量得分与扣分,证券公司由高到低分别被评为一、二、三、四档。三年来,东北证券等12家证券公司连续被评价为一档券商。
四、规模
北交所开市三周年,市场规模发展迅速,上市公司已达257家。
上市:2022年6月24日,优机股份顺利上市,成为北交所第100家上市公司;2023年6月8日,易实精密顺利上市,成为北交所第200家上市公司。北交所开市第三年内共上市公司28家;
过会:2024年11月8日,方正阀门和星图测控顺利过会,北交所累计过会公司达到282家;
总股本:开市以来,总股本已达346.87亿股;
总市值:开市以来,总市值已达6694.95亿元;
首发募集资金:开市以来,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达516.26亿元,平均为2.01亿元;
再融资募集资金:开市以来,再融资募集资金总额达13.50亿元,平均为2.70亿元。
五、功能
北交所在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主阵地:
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中,中型、小型企业分别有159家、50家,合计占比为81.32%;
北交所目前有10家公司或其主营产品被评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51家,占比为58.7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27家,占比为88.32%。
拉动新三板:
北交所开市至今充分激发了中小企业挂牌的积极性,为新三板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及质量持续提升:
开市后,挂牌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北交所开市前一年内(2020.11.15—2021.11.14)挂牌84家;开市后第一年内挂牌211家,第二年内挂牌313家,第三年内挂牌368家,较开市前一年增加338.09%;
开市前一年内挂牌公司2023年平均营收为1.815707亿元,开市后第一年内挂牌公司2023年平均营收为3.545332亿元,开市后第二年内挂牌公司2023年平均营收为3.831054亿元,开市后第三年内挂牌公司2023年平均营收为5.549872亿元;
开市前一年内挂牌企业2023年平均净利润为1390.23万元,开市后第一年内挂牌公司2023年平均净利润为2996.17万元,开市后第二年内挂牌公司2023年平均净利润为3311.97万元,开市后第三年内挂牌企业2023年平均净利润为5825.26万元;
开市以来北交所开市后挂牌企业质量持续提高,后备军不断壮大。
注:图表统计不包含挂牌后摘牌企业
六、活跃度
北交所开市以来,市场活跃度持续向好。随着新“国九条”各项措施逐步推进与北交所市场建设逐步完善,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北交所上市申报数量大幅提升
2024年4月至今,共32家公司申报在北交所上市,大幅高于一季度的2家以及同期内沪深各板块的3家。
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数量持续增加
2024年4月至今,共56家公司在北交所登记上市辅导备案,公司在北交所上市热情高涨,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同期内沪深各板块辅导备案共11家。
北证50指数:
2022年11月21日,北证50指数正式上线,北交所进入指数时代。指数上线首日,多家基金公司上报北证50成分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为北交所引入持续增量资金和多样化投资者。近期,北证50指数持续上涨、屡创新高,2024年11月8日盘中达1469.57点,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10倍涨幅:
2023年10月27日,由东北证券保荐的阿为特在北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超过10倍,盘中涨幅达1252.20%,创北交所新股首日涨幅最高纪录。
七、稳定性
北交所自开市以来,通过不断推出政策制度,持续完善市场建设以支持市场稳定运行,进而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市场始终处于稳健发展的良性循环。
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新国九条”强调了资本市场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在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2023年9月1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市场称之为“深改19条”),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
再融资:
北交所持续秉持“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再融资审核理念,逐步完善融资制度,同时建立了较为丰富的融资工具库供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进行选择。北交所成功注册并完成再融资的有5家公司,合计再融资募集资金共13.50亿元。2023年8月3日,吉林碳谷完成8.04亿元再融资,为北交所历史上最大规模再融资,主办券商为东北证券。
公司债券:
2023年10月23日,北交所正式启动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受理审核工作。目前北交所共受理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73只,总申报规模1292.48亿元。北交所共发行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8只,总发行规模90亿元,平均发行利率2.3%,平均发行期限4.4年。(东北证券供稿)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