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接待3家机构调研,包括国泰海通策略会(上海)、华泰证券策略会(上海)、平安基金

2025年7月3日,中集集团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6月1日接待国泰海通策略会(上海)、华泰证券策略会(上海)、平安基金3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中集集团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4人,为中集集团董事会秘书吴三强,中集集团证券事务代表何林滢,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高级经理巫娜,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经理韩晓娜。调研接待地点为中集集团总部、上海。

据了解,2025年6月主要交流围绕中集集团业务情况等展开。今年一季度,集团凭借多种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营收同比增长11%至360亿元,多数板块营收提升,毛利率和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

据了解,公司海工板块业务符合海洋强国建设方向,旗下“蓝鲸1号/2号”彰显深海装备技术高度,2024年多项订单提升竞争力,且在深海新能源领域有成果。在技术上形成全产业链能力,产品拓展至高端复杂产品。

据了解,受中美关税缓和影响,集装箱订单需求增加,公司订单排产至三季度。持久关税对集装箱影响方面,中长期全球贸易增长等因素将支撑需求。伊以冲突若持续,或支撑公司油气装备及 LNG 产业链装备需求,集团将把握机遇并调整策略。

调研详情如下:

2025 年 6月主要交流内容包括:

1、请介绍公司最新的业务情况?

答:今年一季度,全球经贸虽然保持稳定,但不确定性提升。中集集团凭借在手订单的高效交付能力、全球市场的运营布局深耕及稳健的财务实力,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公司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1%至 360 亿元,主要得益于集装箱、物流服务、能化、空港等大多数板块的营收提升,毛利率同比提升 1.92 个百分点至 12.1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50%至5.44亿,实现业绩与经营的双重提升。

2、公司与海洋经济的关联?核心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司海工板块主要业务包括以 FPSO、FLNG为主的油气装备制造,以海上风电安装船为主的海上风电装备建造,以及滚装船等特种船舶制造,符合海洋强国建设在深水、绿色、安全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方向。

其中,旗下"蓝鲸1号/2号"超深水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 3658米、钻井深度 1.52万米,彰显深海装备技术高度,同时也是国内唯二获巴西国油 FPSO 总包资质的企业。2024 年,中集来福士揽获 2 艘 FPSO 船体总包订单及 1 艘 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改装总包订单,标志着其在全球高端海工装备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深海油气装备订单排产至 2027年。同时,在深海新能源领域,交付全球首个竹基复合材料海上光伏平台"集林一号",并在海上风电领域推动降本增效,以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驱动海洋经济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在技术优势上,依托烟台来福士等三大制造基地和北欧、烟台的海工研究院,中集海工板块已形成从研发设计到整艘海工产品交付的全产业链能力,产品系列从最初的钻井平台拓充至当前海工制造能力最高等级的 FPSOFLNG,这是海洋工程装备中最为复杂、造价高昂且附加值极高产品,代表深海油气勘探领域的技术顶端。

展开全文

3、当前最新的集装箱需求和排产情况如何?

答:受中美关税缓和影响,船公司对集装箱订单需求增加,行业 对需求表现乐观,目前业内订单都较为饱满。公司的集装箱订单目前排产至第三季度。

4、如何看待持久关税对集装箱的影响?

答:第一,集装箱的需求核心挂钩全球商品贸易量。中长期来看,全球贸易将保持增长,在国际商品贸易量持续上行的背景下,全球集装箱保有量也会逐步上涨。

第二,根据德路里报告,当前全球集装箱保有量超5300 万TEU,为每年带来稳定的淘汰置换需求。

第三,考虑到当前绿色航运降速、供应链多元化趋势使得集装箱的周转速度变慢,也将进一步支撑集装箱需求。

5、伊以冲突是否会对公司业务带来影响?

答:若伊以冲突持续演绎,一方面油价短期可能因地缘溢价波动,对公司旗下的油气装备需求带来支撑;另一方面,油气供应受阻也会催化 LNG等替代能源的消费需求,带动公司 LNG 产业链的装备设施需求提升,如陆上的 LNG 罐箱、储罐、水上的LNG 运输船、运输加注船与船用燃料罐等。

当前地缘冲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但无论地缘环境如何影响,公司都会把握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机会,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局势变化,及时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努力实现经营目标。

来源:金融界

评论